马兜铃的栽培技术要点 马兜铃种植方法


马兜铃主要生长在海拔200米至1500米的地区。分布于黄河以南至长江以南各省区,以及山东(蒙山)、河南(伏牛山)等地,广东、广西多有栽培。下面我们就来看看马兜铃的栽培技术要点。

1、选地整地

马兜铃的种植地点应为富含腐殖质的壤土。前茬作物收获后应翻耕一次,深度约30厘米。结合整地,每公顷施土肥或堆肥4.5万公斤作为底肥,播种前翻耕一次,划出1.2米宽的畦,周围准备排水沟,以便种植。

2、适时移栽

冬季结冰前,挖定植穴20厘米深,行距3525厘米。每穴施土和肥料10公斤作为底肥。用细土填充孔直至填满,并将其抬高到地面以上。 10厘米。

次年春季3月至4月上旬,开定植穴,将栽培苗栽入穴内,每穴一株。定植后,浇足水以渗入根部。

3、松土除草

马兜铃苗期要经常松土、除草。一般苗高5厘米时,应中耕除草一次,最好浅浅,以免伤根。以后结合追肥,中耕除草34次,防止烂草。苗高5厘米时,结合松土、除草,进行间苗,去弱留壮。

当苗高10厘米时,按株距35厘米定苗。苗高1520厘米,即可出圃定植。

4、合理追肥

控制冬季或早春马兜铃的氮肥施用量,避免茎叶过度生长和病虫害。开花前主要施腐熟农家肥,并添加适量磷肥。

生育后期,8月中旬每公顷追施过磷酸钙750公斤、钾肥150公斤,不仅可以提高坐果率,而且有利于根系生长,是增产的重要一步。

5、浇水搭架

马兜铃耐旱、耐涝,一般不需要浇水。但生长季节过于干燥时要适当浇水,雨季要及时排水,以免烂根。

马兜铃是一种匍匐草本植物。当移苗高30厘米时,应及时立苗。行间设竹竿支撑,中间拉绳,高1.8至2米,拉动茎蔓攀爬生长。

6、病虫防治

根腐病:多发生于七、八月。根腐烂后,植物就会死亡。防治方法:将病株拔出烧毁,用50%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洒洞口。

叶斑病:多发生在雨季,叶片上易出现斑点。防治方法:注意清理排水沟,及时排除积水,用1:1:150倍波尔多液喷洒。

马兜铃蝴蝶:幼虫吃叶形成刻痕,多发生在7-8月。防治方法:冬季清田、清园、处理残留植物。幼苗期喷50%亚磷酰胺1500倍液或虫草(100亿孢子/克)500倍液。

标签:
  • 学习种植
  •  
  • 种植要素
  • 更多栏目最新

    推荐网购省20%-90%神器免费领!